发布时间:2012-08-29 23:08:49 编辑:gfhz 浏览次数:
对中国人而言,汉语的重要性显然大大高于英语,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。但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汉语的掌握如何呢?情况实在不容乐观。笔者妻子在大学教书,带回来的学生考卷和毕业论文中,错别字连篇。比如:把“毕竟”写成“必竟”,把“竞争”写成“竟争”,把“作业”写成“做业”,把“秘闻”写成“密闻”,把“开辟”写成了“开屁”,等等等等,不一而足。用词不当、语法不通的现象也比比皆是,而且大多是简单低级的错误,看了真觉得可笑又可悲。
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,比如:学校的学习气氛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如从前;有些教师不太敬业;有些人崇洋媚外,轻视自己的母语;还有一个不应忽略的原因,就是沉重的英语负担使学生们无暇顾及汉语的学习。
作为一个中国人,无时无刻不使用汉语。汉语是中国人生活与工作须臾不可离开的工具。如果汉语不过关,话说不利索,字写不通顺,对一个中国人的影响就是全天候、全方位的,其影响显然要远远大于英语。再往深了说,汉语不单单是沟通的工具,也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基。语言文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,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,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。掌握了它,你就掌握了一把关键的钥匙,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宝库就向你敞开了,从中探寻文明的瑰宝,吸吮传统的精华,用中华优秀文明把自己武装起来,才不枉为一个中国人。
但现在的状况是,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远大于世界对中国的了解。俗话说,他山之石可以攻玉。了解世界是好事而不是坏事,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外国的先进东西,有利于我们的改革和进步,这是历史的经验。但什么事情都有个度,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,如果过多的人将过多的精力用之于学习外国话,而同时却轻视自己的母语和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,那么“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”、“一切都是洋的好”、“一切都要和外国接轨”等等,就成了一些人自觉不自觉的倾向。在一些人缺乏文化自信的情况下,在一些人鼓吹民族虚无主义的情况下,尤其如此。
笔者以为,我们的汉语在世界上形形色色的语言文字中,独具五大特色:第一,汉语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文字体系,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极为丰富厚重,堪称一座挖掘不尽的文化宝藏。第二,汉语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体系,其象形功能不但便于人们的理解和记忆,并且衍生出举世罕有、美轮美奂的书法艺术,这是很了不起的。第三,汉语的表意功能丰富而严谨,无论是表达细微感情的文艺创作,还是拟定严谨周密的契约文本,汉语均能胜任。正确的汉语,因表意准确而极少出现歧义。第四,汉语汉字精练高效,同其他语种相比,汉语汉字可以用同样的篇幅表达更多的内容,同样的内容可以用更少的汉字和音节来表达,既节省纸张,也节省时间。第五,曾经为人们担忧不已的汉字计算机输入难关已经彻底突破,如今汉字已成为世界上电脑输入速度最快的文字。据笔者的记忆,前些年全国计算机输入比赛的冠军获得者达到了每分钟输入370多字的神奇纪录。即使普通人,也可以达到每小时输入两三千字的速度。这意味着,古老的汉语汉字不但完全适应了信息化时代的需求,而且成为世界上所有语言文字中的佼佼者。
中国人完全有理由为自己的母语感到骄傲,而没有理由轻视、贬低自己的母语,并在母语中胡乱掺杂外来语。特别是在中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、国际地位日益提高、国际影响愈益扩大的今天,我们更应当以自己悠久独特的母语为自豪,甚至应该立下一个志向:让我们的汉语像英语那样走向世界。
语言文字是文化的依托,是各种文化元素中最基础、最基本的部分。如果说英语是对外交流的一种工具,那么汉语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,前者为末后者为本,前者为术后者为道,前者为芝麻后者为西瓜,舍其本而逐其末,疏于道而精于术,捡了芝麻丢了西瓜,实为大愚若智,肯定得不偿失。
一句话,对中国人来说,汉语真的很重要。